一、秋季施肥促进生长后期花芽良好分化
研究表明,猕猴桃从当年新梢抽生后的开花前后即开始进行芽体组织分化,至秋季花芽进入形态分化直至第二年春季开花前持续进行分化(视枝条性质、位置、长势、分化时间、分化程度呈差异化表现)此期无论光合作用的有机营养供给或土壤无机养分的供给,都直接影响花芽是否良好分化。花芽分化彻底,萌芽率高,萌芽整齐,成枝率、坐果率大幅度提高,来年产量才有保证。
因此萌芽前后一系列生长发育环节,如果树萌动、根系生长、叶芽绽放、花芽分化,更多是消耗果树上一年储备的养分。所谓底肥,即在果树落叶前,集中补充一次肥料,利用秋季温光条件,可以高效将肥料转变为养分。加之秋季枝叶生长基本停滞不需要消耗养分,果树可以将养分最可能的保存在根系中,供来年春季使用。
二、秋季施肥关乎来年花前树体生长
植物生长对营养吸收分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主动吸收指在生长季节如夏秋季植物进入旺盛生长期土壤新根直接从土壤吸收矿质营养输送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光合产物供应树体及果实生长。而被动吸收指在春季生长前期的萌芽展叶及新梢抽生期,植物利用上一年秋季叶片养分回流后积累在芽、枝、干、根中贮藏的养分,也就是春季猕猴桃生长并非全是从春季施肥直接提供营养,大部分植物生长的营养供给来于树体自身贮藏积累的养分,这就是常说的被动吸收。因此,春秋无论萌芽、展叶、现蕾、开花是否良好,取决于上一年秋季的营养积累,如果秋季叶片光合产物积累不足,土壤施肥不够,将直接影响猕猴桃春季生长。
三、秋季施肥关系猕猴桃能否安全越冬
树体进入冬季低温后进入休眠状态,此期正值一年中温度最低时期,特别在北方产区常常出现零下10℃以下或零下15℃以下的极端低温或低温冻害临界温度,有时低温临界温度持续较长时间,对猕猴桃休眠期安全越冬带来挑战和压力。树体营养积累对细胞浓度和温度敏感度有直接影响,营养过剩,营养不平衡,营养不良和树体低温耐受力、抗冻性关系密切。
四、秋季施肥有利猕猴桃根系生长
树体生长地上与地下呈相关性,就是当地下根系生长进入高峰期时,地上部处于缓慢生长状态,相反,当地上树冠生长进入生长量最大时,地下根系生长则处于缓慢生长状态。因此,一年中根系有三个生长高峰,一是春季萌芽前后;二是夏季高温期;三是采果后叶落前的秋季。秋季施肥可给根系提供生长必需的营养,而且施用有机肥或菌肥、对根系进行适当的断根有利于新根萌发,加快根系新老代谢,增加根群量,对强壮树势,促进树体健康生长意义重要。